• 开心快报

    讲个宝宝识字成长阶段的小故事


         人们一听说宝宝在说话前就能识字、3岁时便可阅读,似乎听天方夜谈一般。也有人说那简直是荒缪的,即使可能,孩子机械记忆也不足取。待到亲眼看见婴孩轻松自如地早期识字、阅读的事实,他们又迷惘了,“莫非他是神童”?

        即使是那些“宝宝识字”的父母,大都也是偶然发现自己孩子竞会识字的,而发现以后仍不免重重疑虑。
        最近经浙江省妇联少儿部的介绍,浙江丽水农村有位宝宝的父亲给我来信,信中写道:
        .....我文化水平有限,加之农活繁忙,对孩子很少过问。奇怪的是孩子出生半年,喜欢玩各种书本。1周岁能玩扑克和象棋,认识其中的每一个字。1岁半时对识字很感兴趣,经常要求大人给他看字。2岁时走到外面玩时,只要看到地上有字的纸头都拿回来,要求大人教他,只教他一次,就能一一记清,并能用泥块在地上书写。后来大人教他笔顺,也能记住。2岁半时看电视气象预报,全国各省、市名都能记住,3岁时就能一字不漏地从,“北京”开始默写到重报“北京”30多个城市名。以后,凡是亲戚朋友来,他都要求他们教他一认字。
        有时和大人到市镇去玩,他对路旁的字都要认认,碰到不认识的字就要求教他。大人事忙没有时间教他时,他就躺在地下哭个不止。有时生病不肯吃药,父母说吃过药后就能写宇,他就高兴地服药”。这不是太“神”了吗?这孩子未经专门训练,现年4岁半已能读小学语文课本,第一册语文书十几天就默写得烂熟了。人们都以为怪,丽水市教育局、市广播站、市报社都去考察访问,就是他的父亲自己也充满着疑问。
        其实,从科学的观点来看,宝宝识字是极为平凡的,平凡褥就象每个孩子都能认识灯、窗、碗、杯一样。宝宝降生的第一天开始,他们毫无例外地“浸泡”在人、物、话的环境中生活,他反复接触各种人、物、话,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认人、识物、听话、说话。同样,孩子一出生如能常看字形,常听字音,“沐浴”在读字的环境中,他会自然而然地接受识字环境的影响,不知不觉地识字了。随后又在生活中逐渐理解字义(就象逐渐理解口语),逐渐进入阅读。
        那么,为什么人们如此难以接受宝宝识字这个命题呢?这是有很深的认识上和历史上的根源的。
        主要因为,人们对宝宝心理和他们的认识特点缺乏了解。总认为文字是抽象的(不如人和物具体),识字是枯燥无味的,连中、小学生识字都难,何况孩子?不用说有的还是不会说话,不会发音的小儿童呢?
        其实,宝宝有极强的感知和记住客观事物的需要和能力,而且这种需要没有明显的兴趣倾向。他开始接触世上的任何一件事物时,都不理解,但都爱认识,没有选择要求,也无枯操乏昧之感,经反复认识后就能记住。多次的印象所形成的记忆又是非常牢固的。例如有个母亲抱孩子玩时,无意中读过挂历上8月的“8”字,不料隔段时间后,父亲抱孩子上街,刚会说话的孩子竟念出了一家门牌号码上的“8”字来,使父亲大惊。还有个1岁多的宝宝,一天指着重庆牌烟盒突然念出“重庆”两字来,使一家人欣喜若狂。原来父亲常抽重庆牌香烟,孩子多次接触烟盒,听大人讲过上面的字,形成了印象。
        宝宝对某一类事物接触多了,便产生了识记这类事物敏的感,兴趣和习惯。例如孩子从小经常看马路.上的汽车,他就最爱看车,而且把小轿车、面包车、大卡车、公共汽车、电车、大交通车等区别得清清楚楚,还百看不厌。从小识字的孩子,其识宇的敏感、兴趣和习惯不亚于认车,许多早期认字的孩子,2岁左右看到什么字都爱间。武汉青山区的魏如冰,1岁半姑姑教她做识字游戏,2个月以后成了习惯。以后的数千汉字都是她自学问来的。她4岁上了小学,5岁就跳到3年级。武汉钢铁公司一职工的孩子叫董爱国,也是1岁半开始识字,后来养成了识字、阅读和自学的习惯和兴趣,在中、小学连连跳级,终于在12岁半以异优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
        再者,在宝宝看来,字形和物形都是一样的东西,都是新鲜的、陌生的,甚至是字是物也分不清。要孩子认识它,关键是愉快、反复地接触,而不在于认识对象是立休还是平面。哈尔滨的田晨,2岁左右跟随母亲外出玩耍,看见一架梯子靠在墙上,她突然说:“妈妈,你看那边好多个‘日尹字呀,好多探起来的“日”字。”她是把物当字来认的。
     
    2010-2014 喜阅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沪ICP备 12035234 联系电话:400-666-8888 (周一-周日 9:00-21:00) 客服QQ:(周一-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