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心快报

    宝宝识字内容的编排


         宝宝识字教学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的编排问题。在我国,大都是组织一些学科专家来编写教材。语文教材的编写,经常是语言文字方面的专家为主,很少有心理和教育方面的专家参与。现行的识字教学,在系统学习汉语拼音之后,首先学的汉字是一些“独体字/词”。这些“独体字/词”,如“日、月、水、火”等,结构简单,笔画少,以后又可以成为其他合体字/词的偏旁部首。另外,从文字学的角度,教材中还同时呈现了这些字/词的篆体写法,以及这些字/词所表示的实物形象。教材编写者这样做的意图很可能是,在加强这些字/词形象性的同时,也加强宝宝识字教学的趣味性。但是,从教材内容来看,教材编写者们很少考虑年龄小学习者的心理特点,很少考虑小学新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已形成的认知结构。教材编写者只是一肺情愿地给学生提供他们认为是“最合适、最恰当”的学习材料,而没有考虑学生会如何理解这些材料,如何接受这些知识,以及这种教材休系所体现的思路(逻辑性),对学生思维方法的形成将会有何种影响。

        问题之一,是刚学习汉字的小学生,有无必要知道某些汉字(象形字)的外形与特定事物的形象有关联;问题之二,是在尚无足够知识经验的前提下,了解所谓“象形字”特点等文字学知识,会不会造成学生汉字学习中的认知困难。小学生由此知道汉字的外形与相应的一个事物有联系,会不会将此知识加以泛化迁移,用这种已建立的知识框架,以“同化”的方式接受同类其他知识?会不会在学习其他汉字时,也牵强地按这种思维方式,一定要把特定汉字的字形与某个事物形象联系起来?若找不到这种联系时,会不会就造成对汉字概念理解上的困难?
        尤其是“日”这个字/词的学习,完全脱离了这个年龄段儿童学习、理解的心理特点。按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1992年)的意见,“日”这个字/词,解释为“太阳”时,它是一个占代汉语(文言文)的概念。在现代汉语的字词概念中,很少用“日”这一个单字为词,来表示“太阳”这个概念的。因此,在6一7岁儿童的已有概念体系中,很可能就没有“日”这个概念。这种情况下,学习这个汉字/词,由于没有相应的知识经验作为基础,就完全不是有意义学习了。有意义学习,是符号表达的新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联系的过程。因此,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在于学习者获得有逻辑意义的文字符号的意义。由此看来,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出发,用“同化”的方式掌握新知识,就最好是教他们学习“太阳,月亮”等口头语言中常用的、代表了他们的认知结构中已有概念的书面语言符号,而不是什么“日,月”这些日常生活口语中少见的单字/词了。
     
    2010-2014 喜阅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沪ICP备 12035234 联系电话:400-666-8888 (周一-周日 9:00-21:00) 客服QQ:(周一-周日 9: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