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心快报

    为“宝宝早识字”亮盏绿灯吧


         宝宝的记忆力不错,不到一周半就能记得两个-月前邻居给他送过核桃,会一溜烟地跑到某个角落里取出大人正在找的东西,从街上回来他能兴致勃勃地在前面为我们“带路”。能记得这么多的东西,认字该不会有多大问题吧?我们准备教宝宝识字了。

     

        谁知,却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
     
        有的说:孩子太小,教不会,即便教会了也马上会忘得一干二净。
     
        有的担心:孩子从小用脑筋太多,将来说不准会变成书呆子。
     
        有人认为:识字是机械记忆,过早训练,会使孩子从小养成死记硬背的坏习惯,长大了肯定缺少创造性。
     
        有的觉得:认字好是好,就怕孩子上了小学,看到老师正在分析着他已经认识的字形,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形成坏毛病。
     
        理由各种各样,基本持反对意见。难道早识字竟有这么多的危害性?本能和直觉在提醒着我,恐怕未必。但我又不愿以孩子的未来作赌注,还是再看看专家们的观点吧。
     
        一翻书却更糊涂了,在幼儿教育的间题上,教育学家们分歧较多,但争论最激烈的问题大概就是能不能在入小学之前教宝宝识字阅读。
     
        医学博士崔莲英觉得,宝宝识字教育从一岁半或两岁开始的说法“令人啼笑皆非”,这种尝试即使不招致悲剧性的结果,也是一种非常愚蠢的行为.而武汉儿童智力早期开发实验研究中心主任冯德金则呼吁:三四岁的幼儿能认识几十个不同的人脸,认识的物数以万计,为何独怕认识三千个汉字2两岁可扫“物盲”,三岁的孩子为何不能扫“文盲.?有人甚至把我国教育落后的根子归之于识字起步晚,识字教学不得法,低效、枯燥、单调的漫长识字过程挤掉了开发智力的其他活动,造成了学生自学能力差的后果。
     
        分歧实在太大,早识字是悲剧,迟识字也是悲剧,到底哪一种是真正的悲剧?我的好奇心上来了,不妨在小华身上做个小小的试验。如果见势不对便赶快转航,不会给孩子造成多少坏影响。于是,我开始小心翼翼地教宝宝识字了。
     
        小华一周半刚过几天,我就用毛笔写了“鱼”、“肉”两个字贴在墙上,并且将刚买的鱼肉拿出来对照着教,第二天再问他时,已经记得了。
     
        我很兴奋,又通过各种方法教他手、头、花、书、笔、爸、妈等宇,小华毫不费力,一学便记得,就连船、窗、鞋之类比较复杂的字,重复几遍也就不混淆了。
     
        这些字,引小华走向了一个新的天地,使他加深了对许多概念的理解,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文字作为一种符号,伴随着我们的口语讲解、实物或图片的比照,加上各种游戏方式,把比较模糊、抽象的概念变得清晰了、具体了。象“口”这个字,告诉他就是嘴的意思,然后张嘴成.口”的形状,音形义结合起来,小华的印象就深刻了。以后的几天内,经常讲:我的“口”里有糖,舌头的家是“口’等等。这个字在口语中是很少见的,如果顺其自然的话,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接触到呢?我教小华认“笔”时,把各种笔拿给他看,毛笔、钢笔、铅笔、水彩笔、蜡笔等等,这些笔他以前都认识,但没想到它们都属于笔,是一个笔的家族。
     
        小华识字以后,性格更活泼。走到街上,看到商店的招牌、广告以至商品包装上有认识的字,马上就大叫起来:.妈妈、‘羊皮衣’什么呀?”我告诉他还有一个字是“服”,衣服的服。他指着那件衣服对着身-边不认识的阿姨说:.这是一个羊皮衣服”,神情中充满了得意,似乎在告诉阿姨:我会认字呢!阿姨摸摸他的头笑笑,夸他聪明,他更高兴了。现在,尽管他才认识了一百个字左右,却象得到了一笔了不起的宝藏,动不动:“你会这个字啊?我认识呢!”看电影了,他会在电影票上端详一番:“有个‘电,字,还有个“中”字嘛。”小华在认字中增强了自信心,观察力和记忆力也得到了提高。
     
        邻居的孩子来玩,我教了他们一些简单的字,他们也学得比较快。
     
        试验基本成功了,小华对认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已膝朦胧胧地意识到池是我们有意灌输的).世界上有那么多好玩好吃的东西,它们都有一个“名字,”会认字的话就知道它们叫什么了,许许多多好听的故事也是从书上来的,由一个个“字”组成的,“字”的本领真大,再者,可以借助识字软件下载来帮助宝宝们学识字,这个方法可能比死读硬记要来的实际。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图谱认识,日本著名儿童教育家井深大也常用到.模式识别”这个概念,两者意思差不多,就是说孩子生下来天生有一种卞领,环境灌给他什么就接受什么,团圈吞枣地把看到的、听到的、嗅到的、摸到的、尝到的印象,统统作为一个整体印入脑海,孩子刚生下来就能模仿母亲的面部表情,四五个月开始认生。他们用不着费什么劲就能记住不同的脸、不同的表情,记住汉字也不会太难,起码不象我们所担心的那祥。幼儿的大脑是一个“无底洞”,他们的差异并不大,差异来自于父母。不同的态度和教法会把两个智力相当的孩子塑造成截然不同的两个模样。由小华和他的小伙伴们的认字实践,我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
     
        提倡从一周半(有的甚至认为最好是刚满月)教宝宝识字,这并不是一个悲剧。相反,孩子会因之得到许多我们都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不想再“回头是岸”,前面,绿灯正闪烁着。
     
    2010-2014 喜阅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沪ICP备 12035234 联系电话:400-666-8888 (周一-周日 9:00-21:00) 客服QQ:(周一-周日 9:00-21:00)